創新引領 讓知識在開放大省不斷增值
2022國際知識產權應用暨項目合作大會在線開啟——
創新引領 讓知識在開放大省不斷增值
4月26日,2022國際知識產權應用暨項目合作大會在南京“云”開啟,線上線下參會者達80余萬人次。企業“走出去”會遇到哪些知識產權難題?知識產權價值實現如何助力提升江蘇外資產業鏈競爭力?江蘇如何提升知識產權的產業轉化能力?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就此展開熱議。
企業“走出去”
不要怕“打官司”
知識產權,日益成為關鍵性的競爭因素。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遇到了哪些知識產權難題?
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跨境交易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李麗潔觀察到,公司面向中國供應商和全球買家運營20多年來,起初國際買家會針對商標、專利向中國的企業提出一些訴求,中國企業有的合作授權、有的擁有自己的商標專利,經過多年發展逐步積累了經驗,隨著自主品牌進軍國際市場,必須更加關注知識產權相關問題。
“國內企業‘走出去’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和在國內遇到的問題及其程度都有所不同!毕愀蹚埵缂иw之威律師行合伙人蔡梓杰律師介紹,例如歐美訴訟制度、舉證方面會有所不同,企業決定去開拓新市場,要先進行調查和風險評估,了解可能出現的知識產權方面風險。除了法律團隊,研究調查團隊、市場推廣團隊等也需要定期就此進行深度交流。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副秘書長兼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楊玲說:“據我觀察,中國內地當事人無論在知識產權交易還是在更加宏大的跨境交易中,都不是特別重視‘爭議解決’這一塊內容!彼ㄗh企業不要懼怕境外仲裁,“包括語言的問題,以及維權難、舉證難、成本高等問題,實際上在國際仲裁中都有配套的程序工具去使用!
“全國首部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省級地方性法規——《江蘇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于4月26日起施行!苯K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旗介紹,在涉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我省加強中以、中德等中外合作園區外資企業知識產權服務訴求響應,設立中以常州創新園工作站和在韓國、法國的2家海外工作站。獲批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累計3家,發布“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國家和主要投資貿易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指引,制定《境外展會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南》,指導32家企業積極應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
“開放式創新”
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作為開放大省,去年江蘇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繼續保持全國首位。近五年來,87個國家和地區在江蘇投資制造業項目。其中來自歐美日韓等發達地區和國家的制造業項目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涌現出一批由SK、巴斯夫、寶馬、陶氏、LG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項目。
2020年,江蘇外資企業申請專利總數為48847件,平均每家外資企業申報約1.19件。江蘇省商務廳外資處處長湯大軍介紹,江蘇歷來重視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自2017年起出臺“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促進外資提質增效”“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外資穩中提質做好招商安商穩商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包含這方面內容!笆奈濉睍r期,江蘇將積極構建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政策體系。
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與省內企業、科研機構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例如,江蘇與韓國SK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半導體、新能源電池和環保等領域開展合作,正形成產業鏈創新鏈良性互動的生態體系。瑞士康美包集團在江蘇設立亞太技術中心,目前擁有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45項,成為全球無菌食品飲料紙盒小包裝生產和研發的第一中心。微軟亞太研發集團蘇州研究院落地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加速器,成功孵化出近30家科技創新企業,推動本土創新與國際創新的融合。
南京江北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介紹,江北新區依托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為近3000家科技企業提供約7000件高質量專利快速預審服務;打造全國首個國際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中心,全省首個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在深交所掛牌。近日,全國首單靈雀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成功獲批,為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提供了更多強有力支撐。
江蘇將持續發揮外資龍頭企業作用,強化知識產權強鏈補鏈功能;鼓勵外資企業通過設立和參與開放式創新平臺建設等方式,積極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鼓勵自貿試驗區等在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提高、運營模式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
努力提升知識產權
產業轉化能力
2021年,全省專利申請量75.16萬件,專利授權量64.09萬件;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7168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1.17件,連續6年居全國省區首位;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3.99件,是全國平均數的1.87倍。下一步,如何做好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工作,提升知識產權的產業轉化能力?
江蘇省貿促會會長尹建慶介紹,今年將大力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運用,廣泛收集國內外相關信息,助力暢通知識產權國際貿易渠道,搭建企業與海外知識產權專業機構交流對接平臺。加大企業品牌建設工作力度,發揮好知識產權保護與貿易促進聯動機制作用,線上線下為企業境外參展開展知識產權專題輔導。此外,積極開展自貿協定中知識產權規則研究應用,聚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知識產權保護要求,引導企業在海外申請專利、注冊商標,幫助企業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
“創新主體應加強對自身知識產權的‘管’和‘理’——管好自身創新成果,在目的地國的布局以及生產經驗全過程的風險防控;理好專利、商標、域名等知識產權資產。這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自身創新成果的質量和價值,另一方面更利于規避生產經營中的知識產權風險!苯K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王亞利說,要持續做好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做好跨部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與集成服務,以及做好不同目的地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服務機構等資源的供給和應對能力提升培訓,為創新主體提供行政司法、仲裁等多元化便利服務。
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津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躍的要素。作為對外開放大省,江蘇致力于深化國際知識產權交流與合作,強化知識產權高標準保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和鼓勵跨國公司在江蘇設立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發揮知識產權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依托江蘇制造業的雄厚基礎,共同打造知識價值實現的“熱土”。(記者 丁茜茜 宋曉華)